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近日,新疆“巴州北四縣教師素養能力提升項目”結業典禮在焉耆縣第四中學成功舉辦,不遠千里而來的河北廊坊師范學院“暑期援疆支教”小組的老師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
作為巴州北四縣(焉耆、博湖、和靜、和碩)教師發展中心成立后的首個項目,廊坊師院深知此行責任重大。此前,在廊坊市援疆前方指揮部協助下,廊坊師院副校長李繼林即帶隊奔赴巴州,與焉耆縣教科局簽訂幫扶意向書,擬在教育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教師培訓、教師支教、大學生實習、教育信息化等各方面對焉耆縣基礎教育事業給予幫扶。
7月4日上午,以廊坊師院為主要承擔方的“巴州北四縣教師素養能力提升”暑期培訓項目拉開帷幕。培訓內容除了教師心理調適與職業幸福、專業理念與專業知識、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科研與教學藝術等教師從業基本素養外,還包括學前教育,小學語文、數學,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等3個學段6門學科的具體教學技能的提升。巴州北四縣400名教師參與了線下培訓,數千名教師同步線上學習,高峰時多達4000多人,創造了巴州歷史上單次教師培訓規模之最。
非講座時間,支教小組在組長李繼林帶領下,深入焉耆縣幼兒園和中小學,與一線教師充分溝通交流,深度參與教研,既獲取信息,使培訓內容更有針對性,又答疑解惑,傳經送寶。
“我們手里積累了好多數據和案例,但如何從中凝練出具有推廣意義的模式和模型,我們真的不知道從哪兒下手,著急啊……”在焉耆縣第三幼兒園會議室,園長馬潔往項目組長張偉航老師的手里塞了一份又一份資料。聽到張老師說會認真研讀并指導,馬園長如釋重負。在焉耆縣第一小學,老師們向前來調研的米新江教授和李海清老師訴說著自己專業發展上遇到的瓶頸。二幼的索菲菲園長更是把張學仁老師拉到幼兒園,帶著班子成員和骨干教師,就著墻上的圖紙,講述幼兒園的詳細規劃……短短7天,這樣的故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著眼于縮小新疆與東中部地區教育發展差距,廊坊師院“小組團”+柔性援疆的方式,從零散的單打獨斗轉向集中的團隊作戰,幫助受援地打造教育發展的“領軍人”,有效帶動受援地教育實現整體發展。
同時,廊坊師院還積極落實西部計劃,組織青年學子在邊疆大地譜寫青春華章。據介紹,自西部計劃實施以來,廊坊師范學院不斷為新疆、西藏、青海、貴州、廣西等地輸送“德”“才”“勤”“績”各方面均有突出表現的優秀學生。僅近3年,就派出了60多名志愿者。期滿后,有不少同學選擇扎根留下。其中,2021年的23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有兩名同學考入了新疆當地公務員系統,1名同學考取了當地教師編制,12名同學選擇了續簽服務。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multinetb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